劉歡,張增修,張瑾
(華東師范大學信息化辦公室,上海200062)
摘要:教師個人主頁是反映高校教師科研教學成果、增進高校學術交流的重要工具。傳統的教師個人主頁系統存在著信息孤立、管理不便等問題。通過使用網站群創建高校教師個人主頁系統,能夠發揮網站群系統在信息共享、分級授權、統一管理方面的優勢,經實踐證明是一種有效提高管理效率、擴大教師個人主頁站群影響力的解決方案。
一、教師個人主頁系統概述
高校教師是高等教育的主體,高校教師的教學、科研等信息內容是一所大學體現辦學水平、展示核心競爭力、擴大學術影響的重要因素,而教師個人主頁則是體現以上信息的重要渠道。在互聯網早期,高校教師個人主頁主要表現為一些零星的個人站點,通常由具備相關網頁制作技術的教師自主創建。隨著高校院系網站的逐步普及,許多高校院系開始對教師的個人信息進行整理和歸納,為每位教師制作個人主頁,并匯總成為院系網站中的師資內容介紹。由于每位教師的教學、科研等個人信息都在不斷改變,教師需要及時動態修改自己的主頁內容,而網頁的修改和上傳需要相關的網站制作技術,這是大部分教師所不具備的。因此,這要求個人主頁需要有便于教師進行內容管理的后臺。在此基礎上,在高校中形成了許多基于院系的小型教師個人主頁管理系統。迄今為止,這樣的系統仍然是國內高校教師個人主頁的主要載體。
雖然存在技術較落后、開發水平參差不齊等問題,但基于院系的教師個人主頁系統也具有開發成本低、靈活性高、便于定制等諸多優點,如果只專注于院系的需求,使用這樣的小型系統已經足夠。然而,從整個高校層面來說,分散獨立的院系教師個人主頁系統很難實現教師信息的整合和統一,從而無法充分發揮個人主頁的價值。例如,某研究者希望在某個高校尋找生物信息學方面的專家作為合作對象。在沒有校級的教師個人主頁系統可供查詢的情況下,研究者只能通過瀏覽高校某個學院的網站來查詢相關教師的信息。而相關教師則可能分散在計算機、生物等不同學科,其個人信息相應存放在不同學院的個人主頁系統中,研究者如果僅在其中一個學院進行查詢,很難全面掌握該校生物信息學方面的專家信息,從而一定程度上阻礙和影響了高校間學術交流與合作。
解決以上問題的根本途徑是建立校級教師個人主頁系統。通過將全校教師的個人主頁納入統一的站點框架,使所有站點信息得到聚合,實現教師的跨院系查詢。目前,包括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紐約大學在內的諸多國外高校都采用了這一模式,其校內教師信息都能夠方便地在門戶網站中進行查詢。然而,校級教師個人主頁系統在建設時還面臨一些問題:
1.教師信息共享與整合。校級教師個人主頁是全校所有相關教師站點的集合,在此集合中,站點與站點之間相互孤立,以傳統的建站方式,很難實現信息的共享和高效整合,無法發揮主頁系統的集群效應。
2.部門和人員的有效管理。高校的部門與人員之間的關系紛繁復雜,隨著跨學科交叉研究的不斷發展,教師在校內各個部門間的流動性日益加大,以往教師信息基于某個院系或研究所的靜態身份模式已經過時,教師個人主頁系統需要更加靈活的人員管理模式。
3.站點的獨立與統一。在教師個人主頁系統中,各個站點的內容管理和顯示都彼此獨立,教師需要能夠個性化設置自己的主頁模板,自主維護個人信息。然而,系統同時還存在許多需要統一的地方,這意味著每個站點又無法完全獨立。例如,在構建站點主框架時,需要每位教師的個人主頁統一含有中文和英文兩種語言頁面,以適應高校國際化發展趨勢;在對站點進行欄目分類時,需要在每個教師站點中統一預設“研究方向”、“社會兼職”、“科研成果”等固定欄目,以規范教師個人主頁的內容范圍;在其他業務系統使用采集方式獲取教師個人信息數據時,需要各個站點前端頁面的內容標簽一致,以確保信息能夠被正確采集;在高校推行VI標識系統時,需要使每個站點的Logo、配色等頁面元素與VI標識相統一,等等。站點需要既獨立又統一,這對后臺系統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基于上述的教師個人主頁系統特點,經過對不同技術框架的分析和比較,我們選擇了網站群作為華東師范大學教師個人主頁系統的建設框架。
二、網站群介紹
網站群是將若干相互共享信息的網站根據一定的層級關系組織在一起的網站集合,它具有信息共享、分級授權、統一管理的優點,一般用于CMS管理。與此同時,網站群自身的一些特性也決定了它能夠很好滿足高校教師個人主頁系統的建設需求。
1.網站群有強大的信息共享功能。我們可以將教師的各種信息視作網站群中的文章內容,這些內容的共享正是網站群的優勢之一。網站群將分散的站點內容信息進行聚合,可以方便地通過諸如門戶網站等頁面對所有內容進行檢索和瀏覽,從而使教師個人信息的共享與整合成為可能。
2.網站群有完善的分級授權機制。我們可以將院系、研究所設置為網站群中不同層級下的機構,而各個教師的個人主頁則是該機構下的各個站點。通過網站群對機構及其下屬站點的增加、修改、遷移、刪除等操作,可以在不影響站點內容的情況下,實現教師主頁在不同院系、研究所中所屬狀態的變化。此外,網站群還提供了機構層級與人員權限之間的相互綁定,每個教師都對自己的站點擁有管理權,各個院系、研究所的管理員也可以對下屬站點進行管理維護,根據機構層級結構實現管理的從屬關系,從而建立完善的權限管理機制。
3.網站群能夠實現站點的統一管理。通過在建站管理中預設內容模板,能夠對教師個人主頁站點的欄目、語言頁面進行預設,使各個站點均包含中英文版本及相應內容欄目;通過創建多個頁面模板,能夠使教師在不同風格的模板中進行自主選擇,并通過對這些模板的全局性修改來控制VI標識系統的統一、前端頁面內容標簽的統一等。
4.網站群系統的安全性高。由于教師個人主頁系統含有大量教師個人信息,在服務器前后臺數據方面都需要較高的安全級別。通過使用頁面靜態發布技術,并將制作服務器與發布服務器分開,網站群中的數據和前臺內容頁面被完全隔離,即使其中任何一方受到攻擊,都不會影響網站的正常運行。同時,網站群的SSL加密、防注入式攻擊、腳本過濾、防篡改、容災與備份等一系列安全措施也極大提升了系統的安全系數。
三、教師個人主頁系統的創建
華東師范大學教師個人主頁系統采用了蘇迪的Webplus高校網站群平臺進行構建,服務器操作系統為RedHat,運行環境為Apache-Tomcat,數據庫為MySQL。服務器主要有兩臺,分別為制作服務器與發布服務器。制作服務器包括了數據庫和管理后臺,發布服務器接收來自制作服務器的數據,生成靜態頁面。
由于教師個人主頁的系統需求與一般意義上的CMS系統存在著諸多差異,因此在創建該系統時,還需要利用網站群系統的傳統優勢,在現有網站群平臺基礎上進行定制開發與修改。
1.創建機構層級
在傳統網站群系統中,機構是將站點進行分類別和分層級歸納的各個節點,如基于華東師范大學門戶網站的網站群系統的一級機構為“門戶網站群”、“黨務公開網站群”、“信息公開網站群”,在“門戶網站群”之下又包含“教學院系”、“黨群組織”、“行政機構”、“科研機構”等二級機構,站點一旦在這些機構目錄中確定下來后,一般很少再更換所在目錄。而在教師個人主頁系統中,為了確保教師站點的靈活性,一級機構主要包括兩類:“教師個人站點匯總”與“單位列表”,如圖1所示。其中,前者是所有教師個人主頁站點的母機構,教師的個人站點都被創建在該機構中;而后者則是對教師進行部門劃分的母機構。
在“教師個人站點匯總”中,主要包括兩類站點。一類是模板站點,其中包括了預設的頁面模板、欄目類型和語言頁面,在創建教師個人主頁時,必須通過克隆模板站點來建站,以實現每個教師站點的統一。
由于模板站點對整個系統的影響是全局性的,不能被隨意修改,其管理權限需要和其他站點嚴格區分,因此在“教師個人站點匯總”機構下,專門設置“教師個人模板站點”子機構,在該機構中放置模板站點。另一類站點是教師個人主頁站點,也是教師個人主頁系統的內容主體。
由于高校教師人數眾多,對應的教師站點數量很大,如果將這些站點全部放到同一個子機構進行維護,即使是讀取教師站點列表也需要耗費很長的時間。為了提高運行效率,我們在“教師個人站點匯總”機構下創建了“A-E”、“F-J”、“K-O”、“P-T”、“U-Z”等多個子機構,分別存放教師姓名首字母在該范圍內的站點。在實際使用中,華東師范大學兩千余個教師站點被分散在5個不同起始字母范圍的子機構中,大大縮短了列表的載入時間,提高了維護單個教師信息的效率。
另一個一級機構“單位列表”的用途是梳理各院系和部門及其教師的對應關系,在該機構下并不包含任何實體站點,只是一些子機構的集合,其子機構層級與校內各院系的層級結構相同。如“藝術學院”作為二級機構之一,其下包括“美術學系”和“音樂學系”兩個子機構。教師作為機構下的人員,分散在各個子機構中,如“美術學系”的機構下人員即為美術學系的所有教師。在教師個人主頁的主網站中,通過讀取“單位列表”中的層級結構,系統將動態輸出校內院系列表,并輸出各個部門下的教師人員列表。由于人員信息與“教師個人站點匯總”中的相應實體站點存在對應關系,即人員和機構相對應,因此瀏覽者在點擊教師列表中的鏈接后,能夠進入相應的教師個人主頁站點,瀏覽其中的教師信息。
使用以上機構層級的優點在于,在保持實體站點不變化的基礎上,人員能夠方便地在機構之間進行復制和遷移,以滿足諸如“某教師既在機關工作,又掛靠在某實體院系”等特定需求。一旦某教師退休或離職,可以直接通過禁用該賬戶,使其從教師名單中去除,而不必進行實體站點的刪除操作。當該教師再次返校工作后,可以通過啟用賬戶方便地開啟個人主頁,其站點的所有頁面狀態和內容信息將與禁用前保持完全一致。
2.創建模板站點
如前所述,教師個人主頁系統通過模板站點實現全局性統一,模板站點決定了整個主頁系統的內容呈現。在模板站點中,主要確定了站點的欄目結構、語言頁面和界面風格。
模板站點的欄目主要包含兩大類,分別為個人信息和教學科研信息。個人信息主要有姓名、照片、職務、職稱、聯系電話、辦公時間、辦公地點、通訊地址、電子郵箱等,教學科研信息主要包括研究方向、社會兼職、學術成果等其中,照片是瀏覽者對教師最直觀的印象,是教師主頁中的重要元素,同時經實踐證明也是常常缺失的部分,很多教師不會去主動更新自己的照片信息。為此,在創建站點時,系統將通過數據接口自動從公共數據庫中獲取該教師的頭像,使其作為主頁的初始頭像。一旦教師上傳照片,該頭像將被新的照片所替代。
此外,教學科研信息常常包含了大量文本內容,特別是論文數量較多的教師,其學術成果的文字長度常遠超一篇新聞報告,這要求主頁系統擴大相關字段的長度,能夠容許海量文本的提交。
在語言頁面中,本系統主要設置了中文和英文兩種頁面,分別作為兩種模板,包含在同一模板套中,如圖2所示。英文頁面的欄目與中文一一對應,瀏覽者可以通過中英文語言導航方便地在兩種頁面之間切換。在界面風格設計中,中英文頁面的排版大體相同,但在頁面字體的選擇上按照中英文網站的特點有所區別。界面嚴格按照華東師范大學的VI標識系統規定制作,并根據標識主色制作了5套不同色調的模板套,分別為紅、綠、藍、金、灰,供教師按個人喜好自主選擇。
3.創建管理后臺
管理后臺是供教師和系統管理員進行內容和權限等管理操作的平臺。后臺賬戶與華東師范大學統一身份驗證相結合,用戶使用工號和公共數據庫密碼登錄系統。在系統管理員的管理后臺中,主要有權限管理、系統管理、信息管理、模板管理四類功能,如圖3所示。其中,權限管理用于構建系統機構目錄,在各目錄下添加教師賬戶,并進行相應的人員和權限管理。系統管理主要用于瀏覽日志信息、管理組件、配置站點、管理操作日志、部署靜態頁面、配置系統參數等,其另外一個重要功能是按賬戶創建教師站點并對所有站點進行管理。信息管理用于統計信息數據,并對文章分類、關鍵字、敏感詞過濾等設置全局參數;此外,高權限的系統管理員也可以對所有次級站點的教師信息進行管理。模板管理用于管理所有的模板站點及其模板套。
教師和系統管理員共用相同的管理后臺,但由于分級授權的原因,教師管理后臺的功能選項較少,僅包含信息管理和模板管理。信息管理供教師在各個預設欄目中上傳內容,查看訪問統計數據。模板管理供教師選擇和切換個人主頁模板樣式。
4.創建系統主頁面
教師個人主頁系統需要一張主頁面作為所有站點的索引頁,在該頁面中提供了兩種方式供瀏覽者查詢教師信息。一種方式是使用搜索框。傳統的教師個人主頁搜索僅僅搜索教師姓名,所實現的效果有限。為了使主頁系統成為高校學術交流的重要工具,我們擴大了搜索的字段范圍。用戶在搜索框中可以輸入教師的姓名、研究方向、專業學科等中英文關鍵字來尋找相應教師。另一種方式是使用列表。主頁面提供了院系列表,瀏覽者逐層深入其中,查看各個部門下的教師名單。該方式適合于對查詢教師對象較為熟悉的瀏覽者,并有助于瀏覽者全面了解某院系的師資力量。所有的查詢頁面都含有中英文鏈接,以方便瀏覽者在不同語言版本間切換。在頁面中還部署了GoogleAnalytics的訪問統計代碼,記錄各頁面的訪問數據和用戶交互行為,以便通過搜索標簽的熱門程度深入挖掘當前學術研究熱點。最終發布運行的系統首頁如圖4所示。
四、總結
基于網站群平臺擴展創建的華東師范大學新版教師個人主頁系統于2012年5月正式上線,迄今已穩定運行兩年多,教師中英文個人站點數量達兩千余個。系統充分發揮了網站群在權限管理、站點管理、系統安全等方面的優勢,方便了教師的操作和使用,提高了管理效率,在增進學術交流、擴大學校影響力方面體現了重要價值。該技術框架是對傳統教師個人主頁系統的創新,值得在國內高校中深入推廣。
參考網址:
http://wenku.baidu.com/link?url=V0vo1IT1QiHvPudS6oBKJWgNChvSKgTBeqO66y23BfI8bDXmGg1cK-vGTsaYdQ7xhP_IuxPDx-OiSdmIlk32cDkkn16mp3UTuIZA-AoKNfO